本文为深度编译诚信双赢,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与帮助防止核武器扩散的目标相对立,以色列发起的为期12天的对伊朗战争,实际上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造成了严重破坏。华盛顿应当迅速加大外交努力,挽救该条约的生命,并避免中东地区再次陷入无休止的冲突。
作为对核设施被袭击的回应,伊朗于7月2日宣布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该机构负责监督NPT缔约国履行核不扩散义务。在这期间,美国参与的这一系列非法袭击,不仅使特朗普总统宣称的“避免无休止战争”的愿望变得虚幻,还为这种冲突提供了进一步升级的条件。尽管在如此紧张的形势下,伊朗与美国的外交前景显得愈发渺茫,但通过区域性的核不扩散合作,依然可能找到一线生机。
伊朗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标志着自1974年以来该机构在伊朗的核查工作——这一为国际社会提供透明度的努力——告一段落。得益于这一透明度,直到6月13日,我们才能准确了解伊朗的裂变材料库存的数量与位置。若没有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这些裂变材料很可能已经被转化为军事用途。而如今,随着以色列和美国的袭击,这些信息已经不复存在。
展开剩余79%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看似不仅仅是针对伊朗的核设施,更是针对其整个政权结构,意图削弱甚至推翻伊朗政府。这种战略可能引发更多的军事行动。鉴于伊朗的核设施显然并未完全被摧毁,即便华盛顿试图约束以色列的进一步行动,也很难做到有效控制。正如专家们早已警告的那样,针对伊朗核设施的攻击将引发无尽的敌对行动。
除去对国际原子能机构可能偏袒以色列和西方的政治立场的不满外,伊朗决定暂停合作,或许还反映了其对核透明度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担忧。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披露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核材料与设施的位置,这些信息很可能被未来的以色列和美国军事打击所利用,导致伊朗的进一步困境。
这场战争恰恰揭示了使用武力遏制核扩散的政策本身存在严重问题。这不仅可能成为伊朗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借口,也可能推动伊朗发展核威慑。根据NPT第十条的规定,如果一国的领土完整受到武力威胁,这可以构成该国退出条约的合法理由。
尽管如此,伊朗目前并未完全放弃外交途径,也没有正式退出NPT。事实上,伊朗正在审视美国关于恢复双边谈判的提议。正如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所言:“如果谈判破裂,伊朗必须确保不再遭到进一步的攻击。”
然而,要恢复双边外交谈判,尤其是在如此复杂的局势下,需要建立相当高的信任度和有效的安全保障,而这正是战争所摧毁的。值得一提的是诚信双赢,这场冲突恰逢阿曼斡旋下的伊朗与美国谈判仍在进行之时,阿拉格奇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构成了对外交努力的背叛。
至于核协议的前景,仍然有待在关键问题——特别是铀浓缩问题上达成妥协。2015年达成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曾就此作出妥协,伊朗在可核查的前提下同意限制其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对其经济的制裁缓解。如今,最大障碍在于特朗普总统始终拒绝接受类似JCPOA的方案,并于2018年单方面退出协议,导致核危机的重新爆发。
特朗普坚持认为,伊朗不应有任何铀浓缩的权利,并假设通过最大压力政策,可以迫使伊朗接受其条件。然而,伊朗对此坚持拒绝。如果特朗普的策略建立在“通过战争迫使伊朗屈服”的假设上,那么双边外交努力将注定失败。
然而,特朗普政府在铀浓缩问题上的立场模糊不清,且考虑到他对无休止战争的反感,这或许为达成某种妥协方案提供了空间。
自今年4月以来,伊朗与美国之间最具潜力的外交途径之一,就是建立一个包含伊朗及其他海湾国家在内的区域核联盟。双方的主要分歧点似乎在于联合铀浓缩设施的设立地点:伊朗认为,通过增强核透明度,联盟能够为国际社会对其铀浓缩活动提供信任保障,而华盛顿则试图通过此举来终止伊朗国内的铀浓缩活动。
如果美国同意在伊朗境内进行有限的铀浓缩活动作为联盟的一部分,这项计划仍然可能顺利进行。既符合防止核扩散的目标,又能够足够与JCPOA不同,便于特朗普总统宣称其政策的胜利。
不过,随着以色列在军事行动中对伊朗的打击愈加严重,美国此前提出的对核联盟的投资计划似乎已不再具可行性。然而,其他大国的加入仍然可以为此提供支持,从而为伊朗提供实质性的安全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在6月遭受袭击中唯一未受损的核设施,这部分得益于俄罗斯人员在场的保障。
除了核联合体,海湾国家还可以达成共同协议,限制该地区的铀浓缩水平和裂变材料库存。尽管这种限制措施初期主要针对伊朗,但从长远来看,这将增强沙特阿拉伯等国核计划的可信度,尤其是在铀浓缩方面。
为确保这些限制措施得以实施,海湾国家还可以建立类似巴西-阿根廷核材料会计与控制机构(ABACC)这样的区域核查机制。该机制将补充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保障措施,并在伊朗暂停与IAEA合作期间代替其角色。
尽管伊朗在美国没有解除制裁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这些限制,但在制裁解除后,伊朗仍然可以承诺配合这些核限制。这将为两国在没有正式核协议的情况下达成某种非正式妥协提供可能。
至少,具有条件的区域核约束协议将为美国解除制裁施加政治压力,同时,区域核查机制的建立也为反对进一步军事行动提供了正当理由。
相比之下,巴西通过ABACC所带来的额外信任似乎能解释为何该国能够在国际社会的默许下进行铀浓缩。尽管相关细节未公开,该国至今也未签署与IAEA的附加议定书。
这场为期12天的战争,标志着美国“极限施压”政策的惨重失败。自2018年以来,这一政策为迎合国内政治利益和巩固与以色列的特殊关系,已彻底破坏了核不扩散机制。如果继续沿此路径前行,中东地区可能会陷入更深的无休止战争。
然而,外交的出路依然存在。美国的政策需要从胁迫转向妥协。将妥协与区域核安排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减少特朗普政策的成本。如果该安排能够扩展到伊朗以外,并吸纳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其成功,它的可持续性或许优于《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作者:蒂蒂·埃拉斯特(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高级研究员)诚信双赢
发布于:天津市惠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